最新报道!马斯克薪酬方案获股东大会通过 下一个考验将是机器人出租车?

博主:admin admin 2024-06-29 19:18:20 687 0条评论

马斯克薪酬方案获股东大会通过 下一个考验将是机器人出租车?

北京,2024年6月14日讯 知名特斯拉多头、未来基金管理合伙人加里·布莱克(Gary Black)表示,马斯克的560亿美元薪酬方案周四在特斯拉年度股东大会上获得股东批准,这不太可能再次被法院推翻。

布莱克在推特上表示,“我不认为特拉华州衡平法院法官麦考密克会试图再次推翻特斯拉股东的意愿,他们再次以3:1的优势批准了埃隆2018年的薪酬计划……”

**在股东大会上,**特斯拉股东批准了马斯克的薪酬方案,以及将特斯拉注册地从特拉华州迁至德克萨斯州的提案。

**布莱克表示,**有利的投票结果应该消除了马斯克离开特斯拉的任何担忧。他预计特斯拉股价将在未来几天反弹3-5%,之后投资者的注意力将回到该公司第二季度的交付量上,他预计第二季度的交付量将低于去年同期。

**然而,**他说,“不确定因素”将是8月8日进行的机器人出租车发布活动,这可能会使股价上涨或下跌,取决于特斯拉是否发布其全自动驾驶(FSD)软件的无监督版本,这将使汽车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动驾驶。

**“我们仍看多特斯拉,但不会过于得意,”**Black补充道。

以下是特斯拉机器人出租车的一些潜在亮点:

  • 完全自动驾驶: 该车辆将能够在没有人类干预的情况下自主导航和行驶。
  • 低成本: 特斯拉的目标是使该车辆比传统出租车更便宜。
  • 大规模生产: 特斯拉计划每年生产数百万辆机器人出租车。

如果特斯拉能够成功推出其机器人出租车,这可能会对交通运输行业产生重大影响。 它有可能使叫车更方便、更便宜,并减少对人类司机的需求。

**然而,**也有一些潜在的挑战。例如,一些人担心自动驾驶汽车的安全问题。此外,机器人出租车的推出可能会导致失业,因为许多出租车司机将失去工作。

总体而言,特斯拉机器人出租车是一项具有巨大潜力的技术。如果特斯拉能够克服挑战并成功推出该车辆,这可能会对公司及其股东产生重大积极影响。

以下是一些可能影响特斯拉机器人出租车未来成功的因素:

  • 技术成熟度: 特斯拉需要确保其自动驾驶技术足够可靠和安全。
  • 监管环境: 各国政府需要制定允许自动驾驶汽车上路的法规。
  • 消费者接受度: 公众需要接受自动驾驶汽车的概念。
  • 竞争: 其他公司也在开发自动驾驶汽车技术。

投资者应密切关注上述因素,审慎判断特斯拉机器人出租车的未来成功前景。

造车新势力格局生变:特斯拉均价跌破25万,问界M9成新宠

北京 - 2024年6月17日 - 据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4月,国内造车新势力成交均价排名前十为:

  1. AITO问界汽车(39.8万)
  2. 腾势汽车(37.8万)
  3. 理想汽车(35.3万)
  4. 蔚来汽车(31.5万)
  5. 岚图汽车(30.6万)
  6. 阿维塔汽车(30.5万)
  7. 极氪汽车(27.5万)
  8. 小米汽车(26.1万)
  9. 小鹏汽车(25.9万)
  10. 特斯拉(25.2万)

值得注意的是,特斯拉的成交均价排名第十,低于小鹏汽车、小米汽车和问界汽车。这与以往特斯拉被认为是豪华品牌的认知不同。

特斯拉之所以排名下降,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 **特斯拉Model 3和Model Y的价格下降。**这两款车型是特斯拉的主销车型,在连续降价之后,起售价格都已低于25万元。
  • **特斯拉提供了大量的购车补贴政策。**为了刺激销量,特斯拉在中国市场提供了多种购车补贴政策,进一步降低了消费者的购车成本。
  • **其他造车新势力的产品力提升。**近年来,其他造车新势力推出了多款极具竞争力的产品,在产品质量、技术水平和服务体验等方面都有了显著提升,对特斯拉形成了较强的竞争压力。

问界汽车的强势表现则得益于其高端SUV问界M9的热销。问界M9由华为和赛力斯联合打造,拥有强大的智能化配置和出色的产品性能,在市场上获得了广泛好评。

**总体来看,**国内造车新势力的市场格局正在发生变化。特斯拉的领先优势正在缩小,其他造车新势力正在奋起直追。未来,国内造车新势力的竞争将更加激烈,产品和服务也将更加多元化,为消费者提供更多选择。

以下是一些分析人士的观点:

  • 一位行业分析师表示:“特斯拉的成交均价下降,表明其在华的豪华品牌形象正在逐渐弱化。这主要是因为特斯拉为了迎合中国市场,推出了多款价格更低的车型,并提供了大量的购车补贴政策。”
  • 另一位分析师则认为:“其他造车新势力的产品力提升是特斯拉排名下降的另一个重要原因。近年来,其他造车新势力推出了多款极具竞争力的产品,在产品质量、技术水平和服务体验等方面都有了显著提升,对特斯拉形成了较强的竞争压力。”

**未来,**国内造车新势力的竞争将更加激烈。谁能最终胜出,还有待市场检验。

The End

发布于:2024-06-29 19:18:20,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忆曼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